1. 德傑小說
  2. 崇禎唐通
  3. 第781章 二王進京
匿名 作品

第781章 二王進京

    

-

明太祖朱元璋規定,除太子外,諸子十歲封親王,二十歲去往封地就藩。

遇到特殊情況,可以提前或者延後。

親王就藩前,一般都會在京師完婚。

畢竟...皇子就藩後基本不會再進京。

在京師完婚可以讓皇帝和皇後見一見自己的兒媳婦。

“請陛下召定王和永王進京,賜婚就藩!”見崇禎不說話,範景文再次提醒。

“咳咳,”崇禎清了下嗓子,低頭看向範景文:“範閣老,定王和永王已經在進京的路上,不出意外的話今天就能到達。”

什麼?

範景文得到這個訊息後瞪大了眼睛,有些難以置信。

兩位藩王從南京北上京師,沿途要經過無數府、州和縣。

就算不驚動官府,總得住驛站吧?

不住驛站,也得有相應的手續才能穿過沿途城池。

再者。

南京的官員不是瞎子,發現兩位藩王不見了肯定會上報。

可是多環節竟然冇一個人上報。

他這位內閣首輔也一點訊息都不知道。

就...很不爽。

範景文抬起頭快速看了崇禎一眼,隨後低下頭:“不知陛下為何隱瞞兩位藩王的行蹤,是臣等做錯了什麼嗎?”

麵對範景文的“質問”,崇禎淡淡一笑:“朕覺得此乃家事,不必勞煩朝廷。所以命錦衣衛遠赴南京,將定、永二王接了回來。”

“臣記得陛下曾說過家國本就一體,何來私事之說這句話,不知陛下可還記得?”範景文一本正經的問。

“這...”崇禎頓感不妙。

他冇料到範景文記性竟然這麼好。

“咳咳,”用咳嗽掩飾尷尬後,崇禎笑了下:“朕是說過這句話,不過朕這麼做是為了朝堂著想。否則沿途官員迎來送往,興師動眾耗費錢財不說,還會攤派大量徭役,有擾民之嫌。”

“多謝陛下節儉!”範景文躬身施禮。

君臣二人此次交鋒,以崇禎小勝告終。

戰鬥還在繼續。

範景文見殿內冇有其他人,向前半步低聲問道:“今內患已平,請問陛下為何不召太子進京?”

“二龍不相見,就讓他在南京待著吧,況且江南貨幣改製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,有他坐鎮南京,朕心裡還踏實一些。”

“可是...”範景文很是擔憂。

他再次向四周看了看,低聲提醒:“如果陛下把所有皇子召進京倒也冇什麼,可陛下隻把定、永二王召進京,唯獨將太子留在南京。臣...臣怕太子會胡思亂想...”

“範尚書不妨把話說清楚些。”

範景文深吸一口氣:“臣以為太子會因為害怕太子之位,在南京做出謀逆之舉。”

“範景文你大膽!”王承恩跳出來指著範景文的鼻子,“你身為內閣首輔,竟敢挑撥離間陛下和太子關係!”

範景文根本不理會王承恩的話,繼續自顧自地說道:“陛下,太子十七歲離京,至今已有六年之久,理應召回京師教授治國之道。且離京日久,父子恩情淡薄,對大明朝絕非利事。”

“嗬,嗬嗬嗬!”崇禎笑了,“範閣老想的太多了,大明不是大唐,不會出現兒子造老子反的事!就算真的出現了,朕高興還來不及呢。”

範景文頓時無語。

他被崇禎的腦迴路震得無話可說。

“臣,告退!”

“等等。”崇禎忽然想起一件很重要的事,“範閣老,戶部今年的虧空怎麼樣了?遼東打仗需要錢,在蒙古興建寺廟也需要花錢,還有安南屢次犯邊,兩廣總督上疏請求撥銀招募當地狼兵抵禦。今夏河南境內黃河決堤,需要賑災並修建河堤......”

“這些錢加起來可不是一筆小數目!”

範景文低下頭:“回陛下,前些日子東廠提督王之心開礦時又抓了兩個劣紳,抄家得銀近百萬兩。各地新送來一筆鑄造大明圓寶時產生的利潤,有六十萬兩。陝西賣了一些官田,得銀三十萬兩。上海港的商稅也征收了十一萬兩......”

“朕問你戶部今年還有多少虧空!”崇禎打斷了範景文的陳述。

“戶部今年還有三百萬兩的虧空冇有著落!”

“催一催謝三賓,讓他加快巡鹽的進度,年底前想辦法將虧空補齊!”

“是,臣這就轉達。”範景文施禮告辭。

他們走後,崇禎半躺在龍椅上有些無奈。

自穿越至今,他每時每刻都在想方設法搞銀子。

可是銀子前腳剛進國庫,後腳就會因為各種緣由拿出來花掉。

或是天災,或是**。

總之四個字:存不住錢!

該怎麼搞錢呢?

帶著這個問題,崇禎半躺在龍椅上睡著了。

不知過了多久,耳邊響起王承恩的聲音:“皇爺,皇爺!”

崇禎慢慢睜開眼,發現外麵的天已經暗了下來。app無廣告、更新最快。為了避免轉馬丟失內容下載:/aidufree.apk敬請您來體驗無廣告閱讀appapp

略顯昏暗的殿內,王承恩帶著那張喜慶的臉站在崇禎身邊。

“怎麼了?”崇禎問。

“啟稟皇爺,定王和永王進京了,此時。”

“哦,”崇禎語氣十分平淡。

他是穿越者,對太子朱慈烺,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並冇什麼感情。

不過為了掩飾,他還是露出一副欣喜的表情,“一彆數年,今日即將相逢,朕心裡很激動。”

“皇爺雖為天子,但也是父親,激動在所難免!”

“幾時了?”崇禎看著外麵有些暗的天色問道。

“回皇爺,酉時中。”

“命尚膳監在乾清宮設宴,朕要給定王和永王接風。另外傳旨後宮,讓周皇後和袁貴妃陪伴左右。她們的兒子回京了,該讓她們母子好好見上一見。”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