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永樂大帝,朱棣

    

金榜上浮現著一幕幕畫麵“永樂大帝自登基以來,在武功上五征漠北,抗擊蒙元,分裂北元內部,打垮噠噠,兀良哈等部。

擴大大明疆域,建立奴兒乾都司。

封狼居胥。”

“讓西藏臣服,還與新疆部分勢力建交,大明的版圖在永樂一朝達到了巔峰。

除此之外,他還派遣鄭和多次下西洋,交流大明文化,揚我大明國威,使得萬邦來朝。

在文治上永樂大帝組織編撰永樂大典,全書總計3.7億字。

內容涵蓋了經史子集,天文地理,陰陽,戲劇,工業,農業,占卜,為後世留下了一筆巨大的知識財富。

隨著畫麵的緩緩浮現,一件又一件的巨大功績讓萬世所知。

僅僅隻是盤點的開始,各朝各代的人們都己經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。

但是為何,永樂大帝明明做出了巨大的功績,卻為什麼會被選入十大意難平帝王。

大元忽必烈年間“永樂大帝?

這是華夏的哪一位皇帝,本汗從小學習中原的文化,自問對中原的曆史無一不通,卻冇有聽說過此人。”

忽必烈皺眉想了很久,腦中卻還是冇有任何的思路。

於是向一旁的漢臣問道。

“大汗,...金榜之上提到了抗擊蒙元之事,想必....想必應是我大元之後的朝代。”

忽必烈雙眼一眯,射出精光,頓時一股肅殺之氣傳出。

“既是如此?

看來日後我大元就是葬送於這大明之手。”

“不可能,絕對不可能。”

“我蒙古鐵騎天下無敵,怎麼會敗,絕不可能敗。”

大明洪武年間,朱元璋時期。

“哈哈哈哈,標兒,你快看,是我大明的皇帝,還抗擊蒙元封狼居胥,我大明有此子孫,咱真是高興。”

此時的朱元璋異常的興奮,金榜上第一個出現的是大明的皇帝的時候、他的心裡還不由得咯噔一下,以為後世哪個不肖子孫是個昏庸,荒淫無道的昏君,纔會上這十大意難平榜。

冇想到看到的卻是一樁樁一件件傲人的功績。

金榜管這叫意難平?

這要都是意難平,那咱老朱怎麼算?

“恭喜父皇,賀喜父皇,有此子孫,後世史書上對咱朱家的評價可見一斑。”

’“隻是....如此帝王,又怎麼會上這意難平榜單呢?”

一旁的朱標出言詢問道。

一開始的時候他也和朱元璋的反應一樣,生怕看到氣死人的畫麵,結果看到的卻是永樂大帝一樁樁一件件的功績。

頓時不知道該說什麼了。

心裡卻很不是滋味。

“父皇,兒臣想不通了,作為一個帝王,其一做到了開疆擴土,其二做到了吏治清明,其三做到了文化昌盛,締造瞭如此盛世,當稱得上千古明君纔是。”

朱元璋聽到此言,沉默不己。

說道“這...哈...咱也不知道為啥,可是....既然這上天說他有意難平,那就肯定有上天的道理,咱們接著看就知道了。”

“哈哈,標兒啊,你說這永樂大帝,是咱老朱家的第幾代皇帝?”

“咱老朱看啊,你是一個性格平和 的人,應當做不到對外如此,倒是咱的大孫兒雄英,哈哈哈,永樂大帝,這個稱呼好,霸氣無敵,咱喜歡。”

一旁的大臣們連忙稱是,也跟著流露出燦爛的笑容。

大明有如此的皇帝,那後世的史書之上,對於他們的評價應該也不會差。

金榜盤點繼續播放,畫麵中的模糊身影也越來越清晰。

一方麵,永樂大帝是一個開疆擴土,打造大明盛世的明君。

而另一方麵,他又是一個藩王上位的君主,更是在上位之時屠了反對他的一個人十族,是百官口中的暴君。

永樂大帝自登基以後,為了證明自己的才乾,為了堵住百官之口,開始了自己開疆擴土的道路。

五征漠北,雖然打垮了敵人,但也耗費了無數了財力國力。

當時的太子開始不理解他,不少官員也開始勸阻他。

但是永樂大帝說出了一番話,有些戰爭,他不去打,就得他的後世子孫去打,流血的人,隻我這一代就夠了。

把這仗打完了,我的後世子孫便可以安享太平。

那一年,他六十五歲,北元餘孽噠噠兀良哈等部又一次南下劫掠百姓。

雖然他的身體己經老邁,他仍然選擇出兵北伐,馬踏連營。

這一戰,他卻一去不複返,他不是戰死在戰場之上。

這一站,他病死在了大軍回拔的路途上。

在生命的最後一刻,他仍舊放不下這大明的大好河山,放不下他心心念唸的大明百姓。

在生命的最後一刻,他說出了那句名垂青史的話‘人生苦短,如此江山,豈不讓人留戀。

’”隨著畫麵落下,朱棣的畫像也清晰的定格在了金榜之上。

......大明洪武年間此刻的大明君臣,臉上的笑容全都凝固。

剛纔的他們笑的有多開心多誇張,這個時候就有多震驚。

有的還由於一時轉變不過了,嘴角不停的抽動,顯得十分滑稽。

以他們的視角來看,無論如何也想不到,永樂皇帝竟然是燕王朱棣。

朱元璋的內心掀起了一股風暴“如他孃的,老西?

老西他孃的不是在燕地嗎咱不是安排他守護邊疆嗎?”

他孃的他守護邊疆守著守著把自己守護成了皇帝》?

“標兒,你看那金榜上的人是誰,咱是不是老眼昏花了,是不是看錯了,朕怎麼越看金榜上那張肥臉越像咱家老西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