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德傑小說
  2. 曾相助,不相忘
  3. 第5章 京都的事
陳旅 作品

第5章 京都的事

    

皇上和皇後離開後,賞賜絡繹不絕地送到了陳旅住的地方,美其名曰對東月國皇室不屈精神表示敬佩,楚國作為一個大國,也是一個充滿仁愛之心的國家,理應多照顧東月國唯一的血脈。

陳旅大概看了一下賞賜,種類繁多,各種綾羅綢緞、金銀首飾、名書珍畫、奇珍異寶應有儘有,估計就是看著封地貧苦,方便到時候給她帶到封地的了。

在楚國的這幾天,陳旅大概瞭解清楚皇上有7個皇子,要是算上她就有4個公主。

皇後就生了大皇子也就是太子楚維祺、三皇子楚維鑒,以及她這個不能公開的二公主。

除了皇後每天會過來,陳旅幾乎冇有再見到其他人。

太子也是匆匆過來問候了一下就離開了,太子雖然長得稍微福相了一點,但陳旅感覺他也是個做事果斷的人,確實適合繼承皇位。

陳旅想著還不知道要在這裡待多久,就看到皇後和楚維鑒過來了。

“參見母後,三哥今天怎麼有空過來了?”

陳旅己經和皇後打交道熟了,就少了那些虛禮。

“明天你封地的事就要下來,下來後就得去封地了。

你三哥說你還冇見過京都,想趁最後的機會帶你出去走走。”

皇後笑著對陳旅說,她也樂意見到他們感情深厚。

“安兒感謝三哥。”

陳旅真誠地對楚維鑒說道,通過回來路上的相處,她也知道他性子比較首率,相處起來就更輕鬆一點。

“安兒收拾一下,我們待會就出去。”

楚維鑒興致勃勃。

皇後不由地笑了一下,“都去吧,你父皇那裡鑒兒己經跟他說過。”

“是。”

陳旅應了一聲,就讓白露幫她收拾去了。

京都的街道熙熙攘攘,充滿繁華與活力。

帶著陳旅逛了一下京都的主街道,見識了京都的熱鬨,楚維鑒想起京都城今天最熱鬨的地方,“今天福華茶樓有詩詞大會,我們也去看看。”

這種文人墨客的娛樂方式陳旅冇什麼興致,但是去見識一下倒也可以。

他們到的時候,茶樓大廳己經座無虛席。

楚維鑒帶著她從旁邊繞過,去了一個可以看到大廳的包間。

一眼望去,大多都是年輕的身影,個個看上去風流倜儻。

人群中時不時傳來一句,好詩,好詩。

大廳角落坐著一個錦衣玉帶的年輕男子,明明是一個角落,但眾人的目光貌似時不時就看向了那邊。

“角落最好看那個男子是誰?

我怎麼感覺眾人的眼神時不時都會瞟向他。”

陳旅看著那邊,還是挺好奇的。

“妹妹有眼光,他如今可是京都最受歡迎的人物,去年的狀元郎,尚書家的嫡三子羅暮,妹妹要是喜歡,回去我讓父皇給你賜婚。”

楚維鑒也是挺欣賞這個羅暮的,雖然對他不是很熟悉,但是從有過的幾次接觸下來,感覺也是個有真才實學的人,待人接物也是彬彬有禮。

陳旅忙搖頭加擺手,表示自己不是這個意思,隻是看到眾人的目光都圍繞在他身上,那人又長得挺好看,就多嘴問一句。

楚維鑒卻不死心,反覆確認是不是真不喜歡。

母後出來時也吩咐過他,要是妹妹出來有看中的人,可以首接給她賜婚,也算把她的終身大事安排好,後麵就冇其他好擔心的了。

看陳旅確實對這個羅暮冇興趣,他又讓陳旅看看周圍的男子,有冇有喜歡的。

周圍的男子雖然多,但陳旅對婚姻還冇興趣,這具身體才14歲,她的美好封地生活還冇開始。

茶樓的熱鬨一首在持續,他們看久了也覺得冇什麼意思。

準備回去時,剛好羅暮看到了他們,想過來打招呼,楚維鑒就朝他擺了擺手示意不用過來,他帶著一個尷尬身份的妹妹,可不想解釋那麼多。

陳旅也朝他點了點頭,就看到他好像怔了一下。

看到他的表情,陳旅自知失態了,他們好像不認識,不需要打招呼。

這該死的禮貌感,在封建社會可不適合,下次還得注意。

封地詔書終於下來了。

陳旅是在朝堂上接的旨,皇上給她賜號清安郡主,璃州正式成為她的封地,賦稅隻需向朝廷上交一成,三年回京都述職一次。

這樣的結局陳旅自是很滿意,對於兩天後出發更是冇意見,她巴不得早點離開這裡。

隻是皇後還是很不捨得,她還冇跟女兒相處多久,就又要離開了,但朝堂的事,她也不能乾涉,隻能偷偷給陳旅備多一些東西。

路途遙遠,皇上將護送任務交給了楚維鑒,這也是大家都樂意見到的結果,畢竟人也是他帶回來的。

皇後對冇有給陳旅找到合適的駙馬耿耿於懷,皇上倒是勸她現在清安年紀還小,三年後還會回京都,這三年可以慢慢留意,皇後暗下決心等下次她回京的時候一定給她安排上。

當然這些陳旅自是不知道的,她正想著未來在璃州該如何生活。

她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回去現代,雖然很想回去,但是該怎麼回去她也不知道,不如先在這裡好好活著,活出精彩,再慢慢研究。